诗词原文
湘夫人
唐·李商隐
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客逢秋心寂寥。
不用开帆惊宿雁,秦关已闭无归日。
巾裾空满灰尘在,章华不复见车轮。
风雨萧萧湘水寒,荒祠漠漠锁烟岚。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生活在公元813年至858年,他擅长律诗和绝句,尤其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作者简介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但在仕途上却屡遭挫折,一生郁郁不得志,他的诗歌反映了晚唐社会的黑暗和个人的苦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湘江水波荡漾如同泪水般清澈而深邃,我这个楚地的旅人在秋天里感到无比寂寥,不必扬起船帆惊扰那栖息的雁群,因为秦关已经关闭,我已没有了归期,我的衣物上满是灰尘,章华台也早已不再有车马经过,湘水在风雨中显得更加寒冷,荒凉的祠堂被烟雾笼罩,一片朦胧。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江的秋景和诗人的孤寂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诗中“秦关已闭无归日”和“章华不复见车轮”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归途无望和昔日繁华不再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湘江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故国的思念,诗中“湘波如泪色漻漻”一句,以湘江的泪水比喻诗人的悲伤心情,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而“秦关已闭无归日”和“章华不复见车轮”两句,则更是以沉重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归途无望和昔日繁华不再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漂泊异乡之时,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李商隐作为一位有才华的诗人,却屡遭排挤和打压,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故国的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诗中也蕴含着对昔日繁华不再的感慨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