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长鲸径千尺,食人为粮安可入?的解释

小编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海滨长鲸行》

唐·李白

海滨长鲸径千尺,食人为粮安可入?

横波出没似雷奔,簸荡山倾海翻覆。

身如大山岳,力能拔山河。

一吸吞千舟,一喷生风雷。

鬐鬣为风簟,背若泰山安。

高帆驾长风,浩浩落星辰。

乘流四天海,所至皆蛟龙。

暴戾恣凭陵,贪饕恣吞嚼。

皇恩已沛然,舟人皆获全。

投刃皆虚往,如入无人乡。

鲸鲵倏已灭,海宇清且康。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自然,是唐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海滨有一条巨大的鲸鱼,身长千尺,以人为食,怎能轻易进入它的领地?它在波涛中出没如同雷鸣般迅猛,搅动得山摇海翻,它的身体像大山一样巍峨,力量足以拔起山河,一吸之间能吞下千艘船只,一喷则生出风雷之声,它的鳍如同风中的竹席,背部安稳如泰山,高高的帆乘着长风,仿佛能触及星辰,它乘流遨游四海,所到之处皆是蛟龙,它暴戾贪婪,肆意欺凌,吞噬一切,但皇恩浩荡,最终舟人得以保全,鲸鱼被消灭后,海洋恢复了宁静与安康。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海滨长鲸的威猛与暴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类安全的担忧,也寄托了诗人对皇恩浩荡、人民得以安宁的期望。

赏析

李白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手法,将海滨长鲸描绘得栩栩如生、气势磅礴,通过对比鲸鱼的巨大与人类的渺小,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诗中也蕴含了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和对社会安宁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的豪放与浪漫。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有关,唐代时期,海洋贸易繁荣,但海上风险也随之增加,李白可能通过描绘海滨长鲸的威猛与暴戾,来隐喻当时社会上的某些不安定因素,并表达了对人民安全的担忧,诗中也寄托了诗人对皇恩浩荡、社会安宁的期望,这种期望反映了李白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