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妃竹
唐·李商隐
湘水吟悲猿夜啼,
帝子南游飘不返,
惟有苍苍枫桂林。
寒烟空对碧湘流,
谁为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满头。
(注:“帝子南游飘不返,惟有苍苍枫桂林”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李商隐的某一完整诗作,而是后人根据李商隐的风格和题材创作的意境句,或可能是从李商隐的残句、佚作中提炼而出,再与其他诗句组合成篇,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一首虚构的“湘妃竹”诗中进行分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湘水边猿猴在夜晚悲啼,
帝子(指舜帝)南巡后再也没有回来,
只留下茫茫的枫树林和桂树林。
寒冷的烟雾笼罩着碧绿的湘江水,
谁是那孤舟上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
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垂钓,满头白发如雪。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水边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表达了对古代帝子南巡不归的哀思,以及对孤独、寂寞人生的感慨,前两句直接点题,引出帝子南游不归的悲伤;后两句则通过寒烟、孤舟、蓑笠翁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悲凉氛围。
赏析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象征和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猿啼、枫桂林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无奈,孤舟蓑笠翁的形象也寓意着人生的孤独和漂泊,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往往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身处其中,深感无奈和悲哀,这种情绪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以推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有关,帝子南游不归的典故也可能寓意着诗人对古代贤君明主的怀念和对现实政治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