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宁知无贺监,结交谁复许袁丝。出自哪首诗?

春秋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别从侄高五

唐·李白

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

骅骝失足,我知踣于前。

虎落平川遭犬欺,龙游浅滩遭虾戏。

握手宁知无贺监,结交谁复许袁丝。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结交广泛,其诗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

译文

鱼目也敢嘲笑我,说它与明月同辉,千里马也有失足的时候,我知道它也会跌倒,老虎落入平川会被狗欺负,龙游到浅滩会被虾戏弄,与你握手道别,哪里知道未来没有像贺知章那样的知音?结交朋友,又有谁能像袁昶那样忠诚不渝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在离别时对从侄高五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才华被埋没、遭遇坎坷的感慨,诗中通过“鱼目笑明月”、“骅骝失足”等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世态炎凉和人生无常,而“握手宁知无贺监,结交谁复许袁丝”两句,则表达了对未来可能遇到知音的期待,以及对忠诚朋友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典故,表达了李白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鱼目笑明月”一句,以鱼目混珠的典故,讽刺了那些不懂欣赏真正才华的人;“骅骝失足”则形象地描绘了英雄末路的悲哀,而“握手宁知无贺监,结交谁复许袁丝”两句,则展现了李白对友情的坚定信念和对知音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离别从侄高五时所作,当时,李白可能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才华未得施展,遭遇诸多挫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深感世态炎凉,人生无常,因此在离别之际,对从侄高五表达了深深的感慨和真挚的友情,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未来可能遇到知音的期待和对忠诚朋友的珍视。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握手宁知无贺监,结交谁复许袁丝”这两句诗在流传过程中被广泛引用,但原诗中“袁丝”可能并非实指某具体人物,而是李白用来象征忠诚不渝的朋友的虚构人物,在解读这两句诗时,我们更应关注其背后的情感表达和深层含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