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求仙行
唐·韦渠牟
学仙度世岂无人,餐霞绝粒长辛苦。
云间海上邂逅逢,缄情按袂眄秋渚。
共言东瀛今可期,蓬莱清浅对觚棱。
海风萧萧吹杏叶,海月窅窅悬冰镜。
道意渐深共拂琴,仙踪难测但闻音。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物态总关心。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渠牟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渠牟,唐代文学家、道士,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唐德宗、宪宗时期,曾任太子侍读、谏议大夫等职,后辞官修道,韦渠牟博学多才,不仅擅长诗文,还对道教有深入研究,其作品中常流露出对仙道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译文
学习仙术以求超脱尘世难道就没有人吗?他们餐食云霞、断绝五谷,历经长久的艰辛与困苦,在云雾缭绕的海上偶然相遇,我们彼此压抑着情感,手按衣袖,深情地眺望着秋天的水边,共同谈论着前往东瀛仙岛的可能性,想象着蓬莱仙境的清澈浅水与宫殿的棱角相对,海风萧萧吹动着杏树的叶子,海上的月亮深远而明亮,如同悬挂的冰镜,随着道心的逐渐加深,我们共同拂琴奏曲,但仙人的踪迹难以捉摸,只能听到他们的声音,如果每个夜晚都能如此圆满,那么人间的情感与世事便都会牵动我们的心。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仙道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与同道中人相遇时的感慨,诗中通过“餐霞绝粒”、“云间海上”等意象,展现了修仙者的艰辛与超脱;通过“共言东瀛”、“蓬莱清浅”等描述,表达了对仙境的憧憬与想象,诗人以“若得长圆如此夜”的感慨,表达了对人间情感与世事的牵挂。
赏析
韦渠牟的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仙道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修仙者的艰辛与超脱,以及在与同道中人相遇时的喜悦与感慨,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云霞”、“海水”、“杏叶”、“冰镜”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神秘与浪漫的色彩,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仙境的憧憬与想象时,也流露出对人间情感与世事的牵挂,使得整首诗在超脱与世俗之间达到了巧妙的平衡。
创作背景
韦渠牟在唐代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他既对仕途有所追求,又对仙道生活充满向往,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辞官修道后,与同道中人相遇时所作,在诗中,诗人通过描绘修仙者的艰辛与超脱,以及自己对仙境的憧憬与想象,表达了自己对仙道生活的坚定信念与追求,诗人也流露出对人间情感与世事的牵挂,这既是他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与留恋,也是他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与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