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厌世吟
唐·杜荀鹤
真人厌世不回顾,世间生死如朝暮。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晚唐著名诗人,他出身贫寒,但自幼好学,才华横溢,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被誉为“晚唐杰出诗人”。
译文
真正的得道之人厌倦了尘世,不会回头留恋,他们看待世间的生死就像早晨和傍晚一样平常,即使有千年坚固的铁门槛,也挡不住最终要化为一个土馒头(坟墓)的命运。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死无常、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真人厌世,指的是那些得道高人已经看透了世间的虚幻和无常,不再留恋尘世,世间生死如朝暮,则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后两句通过铁门槛和土馒头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死亡的不可避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死亡的深刻思考,前两句直接点题,表达了真人厌世的态度和对生死的淡然态度,后两句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想,铁门槛象征着世俗的坚固和难以逾越,但即使如此,也无法阻挡死亡的降临,土馒头则是对坟墓的形象描绘,寓意着人生的终点和死亡的必然,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杜荀鹤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时代,他出身贫寒,对底层人民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这样的背景下,杜荀鹤对人生和死亡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生死无常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淡然态度,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人生无常的现实背景。
《厌世吟》是杜荀鹤的一首深刻反映人生和死亡思考的佳作,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生死无常的淡然态度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展现了杜荀鹤作为晚唐杰出诗人的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