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纪游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一朝美事谁能纪,百尺苍崖尚可磨。
古寺钟声传远近,清溪流水入烟波。
山林深处人稀见,云雾中间鸟自过。
此景此情何处有,人间天上共婆娑。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陆游虽有多首纪游诗,但本诗内容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以下解析基于虚构情境进行。)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一时的美好景致谁能完全记录下来呢?即便是高达百尺的青色悬崖,也还能被岁月磨砺留下痕迹,古老的寺庙钟声在远近之间回荡,清澈的溪流潺潺汇入迷蒙的水雾之中,山林深处人迹罕至,云雾缭绕间鸟儿自由飞翔,这样的景色与情感,在人间与天上又能在哪里找到呢?只愿在这美好中尽情舞蹈,享受人间天上的和谐与欢乐。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壮美的自然风景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联以“一朝美事谁能纪”设问,引出对美景难以尽述的感慨;颔联通过古寺钟声与清溪流水,展现了动静相宜的自然景观;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林深幽、云雾缭绕的幽静环境;尾联则以“此景此情何处有,人间天上共婆娑”作结,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好情感的珍视与享受。
赏析
本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诗中通过对古寺钟声、清溪流水、山林云雾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诗人以“一朝美事谁能纪”的设问,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永恒保存的遗憾,而“百尺苍崖尚可磨”则又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暗示着即使时光流转,自然之美仍能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记,尾联的“人间天上共婆娑”更是将这份美好情感升华到了超越世俗的境界,展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基于虚构情境)此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彼时他虽已历经仕途坎坷、家国离乱,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却从未减退,在一次游历山水之间时,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深深打动,遂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纪游诗,通过描绘自然之美,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更寄托了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