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迎笑喜我还,问谁遣化老龙眠。的解释

小编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山人迎笑喜我还,问谁遣化老龙眠。

岩溜滴花香满涧,石泉漱玉响山间。

白云深处人稀见,绿树阴边鸟语喧。

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更问武陵源。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中后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山中隐士笑着迎接我归来,问我是谁派来让老龙(比喻自己或友人)得以安睡,山涧中岩石滴水,花香四溢,石泉冲刷着玉石,发出清脆的响声回荡在山间,白云缭绕的深处人迹罕至,绿树成荫的地方鸟语声声,这里的风光无限好,哪里还需要再去寻找那传说中的武陵源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隐山林后受到山人(隐士)热情迎接的情景,以及山中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光,通过“老龙眠”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山中风光的无限美好,以及诗人对此的深深陶醉。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图景,首联“山人迎笑喜我还,问谁遣化老龙眠”以问答的形式,既表现了山人的热情好客,又巧妙地引出了诗人归隐的主题,颔联和颈联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山中自然风光的美丽和宁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尾联“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更问武陵源”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满足,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超脱。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中度过,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时期归隐山林后,面对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山人生活,有感而发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超脱,在南宋中后期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这种隐逸思想无疑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