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耆两卿相后前,丱妙夹侍清且妍。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宴乐

唐·韦应物

髯耆两卿相后前,丱妙夹侍清且妍。

丝竹铿锵喧满座,羽觞流转醉千筵。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也体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译文

两位蓄着长须的老者——两位卿相,在宴席的前后悠然自得;年轻美丽的侍女们,梳着孩童的发髻,清秀而娇艳地侍立在两旁,丝竹之声铿锵有力,响彻整个宴席;酒杯在宾客间流转,让人沉醉于这千筵的欢乐之中。

释义

髯耆:指蓄着长须的老者。

两卿相:指两位位高权重的卿相级官员。

后前:在宴席的前后,形容其地位尊贵,随意走动。

丱妙:指梳着孩童发髻的年轻女子,形容其年轻美丽。

夹侍:侍立在两旁。

清且妍:清秀而娇艳。

丝竹:指音乐,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铿锵: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羽觞:古代一种酒器,形状像雀鸟,两边有耳,可持以饮酒。

流转:传递,轮流。

千筵:形容宴席规模宏大,宾客众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宴会的豪华与热闹,首句“髯耆两卿相后前”点明了宴会的尊贵与隆重,两位卿相级的老者悠然自得,地位显赫,次句“丱妙夹侍清且妍”则通过年轻美丽的侍女们,进一步烘托出宴会的奢华与欢乐,后两句“丝竹铿锵喧满座,羽觞流转醉千筵”则通过音乐与酒宴的描写,将宴会的热闹与欢乐推向高潮,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唐代宴会的繁华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担任地方刺史期间,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人雅士们常常举办宴会,以诗酒会友,抒发情感,韦应物作为一位热爱自然与生活的诗人,自然也会参与到这样的宴会中,并以此为题材创作出这首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昌盛,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