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手莫轻真将种,致师须得老门生。的释义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别从侄虞惇秀才

唐·韦应物

怅望兹焉别,沉吟亦久情。

袖手莫轻真将种,致师须得老门生。

槐里三年住,应知此路行。

今朝复相送,白首对离明。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与王维、孟浩然等并称“王孟韦柳”,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怀着惆怅的心情在此告别,心中沉吟了许久,不要轻易小看那些真正的将门之后,想要成就一番事业,还需要依靠有经验的老前辈,我在槐里任职三年,你应该了解这条路的艰难,今天又再次送你远行,我已白发苍苍,面对这离别的曙光。

释义

袖手莫轻真将种:意指不要轻视那些出身于武将世家、有着真正才能的年轻人。

致师须得老门生:强调在追求目标或成就事业时,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前辈指导。

赏析

这首诗是韦应物送别从侄虞惇秀才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侄子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厚谊,首联“怅望兹焉别,沉吟亦久情”直接点出离别之情,情感深沉,颔联“袖手莫轻真将种,致师须得老门生”是诗中的警句,既是对侄子的告诫,也是诗人自己人生经验的总结,强调了经验和传承的重要性,颈联“槐里三年住,应知此路行”则回忆了诗人在槐里任职的经历,暗示侄子应从中汲取经验,尾联“今朝复相送,白首对离明”以离别作结,表达了诗人对侄子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许。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在槐里任职期间,具体年份不详,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调任,对官场和人生有着深刻的体验,在送别从侄虞惇秀才时,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诗篇,通过这首诗,韦应物不仅表达了对侄子的关心和期望,也传达了自己对人生、事业和传承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