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非其人茶有语,闭门独啜心有愧。的释义

风云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独啜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饮非其人茶有语,闭门独啜心有愧。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常寓深意于浅白之中,深受后人喜爱,其书法亦别具一格,自创“六分半书”,将楷、行、草、隶、篆融为一体,别具一格。

译文

与不相宜的人共饮好茶,茶仿佛也在诉说着不满;关上门独自品茶,心中却感到愧疚,清风明月本是大自然无价的馈赠,近处的水、远处的山都充满了深情厚意。

释义

首句“饮非其人茶有语”,表达了诗人对于品茶伴侣的挑剔,认为茶如知己,需与懂茶、惜茶之人共饮,否则茶也会“有语”,即表达不满,次句“闭门独啜心有愧”,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独自品茶的孤独与愧疚,似乎觉得辜负了茶的清雅与大自然的馈赠,后两句“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则转而描绘自然之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赏析

这首诗以茶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知己难觅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前两句通过“茶有语”和“心有愧”的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既体现了诗人对品茶的讲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敏感与细腻,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清风明月、近水遥山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与赞美,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郑板桥晚年时期,此时他仕途不顺,生活清贫,但精神追求却日益丰富,在孤独与清贫中,他更加珍视与自然的亲近,也更加渴望找到真正的知己,茶,作为他生活中的重要伴侣,不仅是他品味生活的媒介,更是他寄托情感、抒发感慨的载体,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对人生、自然、友情等话题的深刻思考与感悟的结晶。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