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酒行君屡叹,定知归梦到吴兴。的释义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乌栖曲

唐·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汉水东流绕曲陌,阳城侠客多轻薄。

宝剑金鞍去邀客,明灯夜归喧满郭。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昨日酒行君屡叹,定知归梦到吴兴。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注:此诗为节选,原诗较长,但“昨夜酒行君屡叹,定知归梦到吴兴”为其中两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想象丰富,语言优美,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诗歌主题广泛,涉及山水、友情、爱情、历史等多个方面。

译文

昨夜在酒宴上你多次叹息,我知道你一定在梦中回到了吴兴(今浙江湖州)。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同情,友人因思乡而多次叹息,诗人则通过梦境联想到友人可能正在梦中回到故乡吴兴。

赏析

这两句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酒行君屡叹”和“归梦到吴兴”两个细节,生动地描绘了友人思乡之情的深沉和无奈,诗人以梦境为线索,将友人的思乡之情与现实的酒宴场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的个人经历有关,李白一生游历四方,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异乡漂泊的日子里,他时常思念故乡的亲人、朋友和风景,这首诗中的“昨夜酒行君屡叹,定知归梦到吴兴”两句,可能是诗人在与友人相聚时,感受到友人的思乡之情,从而触发了自己的思乡之念,进而创作出来的,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故乡的深厚感情和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