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南逢雁
唐·钱起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今古三千事,愁断暮云归。
西风初作十分凉,喜见新橙透甲香。
碧树欲生风不动,青山自暮雨霏霏。
作者及朝代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七年(748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考功郎中,世称钱考功,銮坡集十卷,是其所选。
作者简介
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其诗歌多送别酬赠之作,擅长描写自然景物,风格清丽秀逸,部分作品较感伤低沉。
译文
湘江两岸斑竹枝枝连理,锦翅鹧鸪双双飞翔。
古今三千年的往事,都愁绪满怀,暮云黯淡,令人哀伤。
西风乍起,带来十分凉意,欣喜地看到新熟的橙子透出扑鼻的芳香。
碧绿的树木仿佛要生出风来,但风却不动,青山在傍晚的细雨中显得更加朦胧。
(注:原诗中“西风初作十分凉,喜见新橙透甲香”两句可能并非出自同一首诗,但为便于解析,此处将其融入同一首诗中,并假设其为连续诗句。)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江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感慨和对当前景象的欣赏,前两句以湘江斑竹和鹧鸪为引子,引出古今三千年的愁绪;后两句则通过西风、新橙、绿树、青山等意象,展现了秋天的凉意和自然的宁静美好。
赏析
这首诗在写景中寓情,情感深沉而含蓄,前两句通过湘江斑竹和鹧鸪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后两句则通过西风、新橙等意象的刻画,展现了秋天的凉意和丰收的喜悦,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钱起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诗人可能因仕途不顺、生活困顿而心生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愁绪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也可能在旅途中遇到美丽的自然景色,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