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恐波头卷室去,欲将船尾载君行。的解释

春秋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送客归江州

唐·白居易

江州司马青衫湿,长恐波头卷室去。

欲将船尾载君行,波涛汹涌心难定。

(注:“长恐波头卷室去,欲将船尾载君行”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白居易某一首完整流传下来的诗中,而是根据白居易的创作风格和题材,模拟构造的一个意境相符的片段,用以展示解析过程,白居易确有大量送别诗及与江州相关的作品,但直接合并这两句的完整原诗并不存在,以下解析基于这一模拟构造的情境进行。)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景物等多个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但其文学成就卓越,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人物。

译文

江州的司马(白居易自指)衣衫湿透,心中常常担忧江水波涛汹涌,会卷走我的家室(比喻仕途的动荡不安),我多么想将船尾载上你(友人),一同远行,但眼前的波涛汹涌让我心中难以安定。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通过“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一典故,暗示了诗人自身的遭遇与心境,而“长恐波头卷室去”则形象地描绘了仕途的艰难与不稳定。“欲将船尾载君行”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同行,共同面对困难的愿望,但“波涛汹涌心难定”又揭示了现实的无奈与内心的挣扎。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人生、仕途的深刻感悟,通过自然景象(波涛汹涌的江水)的描绘,隐喻了社会现实的复杂与多变,以及个人命运的不可预测,诗人以“青衫湿”自喻,既表现了离别时的感伤,也暗示了自己仕途的不顺,而“欲将船尾载君行”的设想,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尽管现实充满了不确定性,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鲜明特色。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模拟构造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反映了白居易在江州任职期间的心境与经历,白居易在江州期间,因政治原因被贬,生活困顿,心情抑郁,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许多反映个人遭遇、抒发内心情感的诗歌,这首模拟的诗,或许就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与情感基调,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