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乐天命
朝代:宋代
作者:邵雍
已将寿夭付天公,彼徒辛苦吾差乐。
身外尽多虚苦事,人间第一功。
作者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邵雍一生不仕,隐居苏门山,后定居洛阳,后人称其为“邵康节”,他精通易学及先天数学,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邵雍性格温和,为人慷慨大方,不拘小节,与司马光、富弼、吕公著等交往甚密。
译文
我已经将寿命的长短交给了上天安排,他们还在徒劳地辛苦奔波,而我却感到相对快乐,身体之外的事情大多是虚无缥缈的苦恼,在这人世间,顺应天命、享受当下才是最大的功德。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邵雍顺应天命、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首句“已将寿夭付天公”表明诗人已将生死寿夭看作是天意安排,不再为此忧虑;次句“彼徒辛苦吾差乐”则通过对比,指出他人仍在为名利奔波劳碌,而自己却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快乐;三、四句进一步阐述,认为身外之物多是虚幻的苦恼,唯有顺应天命、享受当下才是人生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体现了邵雍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态度,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天命的顺应,在邵雍看来,人生的快乐不在于物质的丰富或地位的高低,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他强调顺应天命、享受当下,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也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邵雍生活在北宋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变革、思想活跃的时期,他一生不仕,隐居山林,致力于易学研究和哲学思考,这首诗可能是在他隐居期间创作的,反映了他在面对人生种种挑战时的一种豁达和超脱,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邵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态度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