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赤松
唐·韦应物
古洞幽深锁碧烟,仙家楼阁自相连。
赤松共游也不恶,谁能忍饥啖仙药。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趣,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译文
古老的洞穴深邃,锁住了碧绿的烟雾,仙家的楼阁彼此相连,宛如仙境,与赤松子一同游览这样的仙境也不失为一件美事,但又有谁能忍受饥饿去服用那传说中的仙药呢?
释义
古洞幽深锁碧烟:形容赤松山的古洞深邃,烟雾缭绕,如同仙境。
仙家楼阁自相连:指仙家的楼阁彼此相连,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仙境画卷。
赤松共游也不恶:赤松子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人,这里指与赤松子一同游览仙境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谁能忍饥啖仙药:啖,吃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仙药的怀疑态度,认为即使能成仙,但也要忍受饥饿之苦,并非易事。
赏析
这首诗以游赤松为题,通过描绘赤松山的仙境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仙药的怀疑态度,首句“古洞幽深锁碧烟”以幽深的古洞和碧绿的烟雾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仙境氛围,次句“仙家楼阁自相连”则进一步描绘了仙境的壮丽景象,后两句“赤松共游也不恶,谁能忍饥啖仙药”则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仙药的怀疑态度,认为即使能成仙,但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如忍受饥饿之苦,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唐代中期曾任多地刺史,期间他游历了许多山水名胜,对自然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览赤松山时所作,赤松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境之一,韦应物通过描绘赤松山的仙境美景,表达了自己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仙药的怀疑态度,认为即使能成仙,但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种思想反映了韦应物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