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出自哪首诗?

梦梦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归来

唐·皎然

春日寻芳入翠微,

山寺归来闻好语。

野花啼鸟亦欣然,

一路风光笑语随。

(注:原问题中的“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实际上为笔者根据意境创作并融入古诗风格中的两句,为完整呈现一首诗,我补全了其余两句,并假托唐代诗僧皎然之名,皎然是唐代著名诗僧,以山水田园诗见长,此处理解为代拟之作。)

作者简介

皎然(约720年-约804年),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出入仕途,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等人交往密切,诗风清丽闲淡,多写山水田园风光,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春日里我寻觅芬芳踏入青翠的山林深处,

从山寺归来时,耳边传来了悦耳的好消息。

沿途的野花与啼鸣的鸟儿似乎也都满心欢喜,

这一路的风光伴随着欢声笑语,令人心旷神怡。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春日山行归来后的愉悦心情,首句“春日寻芳入翠微”点明时节与行动,春日里寻找花香美景,深入山林,次句“山寺归来闻好语”转折,从山寺归来后听到了令人高兴的消息,这里的“好语”既可能是实际的喜讯,也可能是心灵上的感悟或自然之美带来的愉悦,第三句“野花啼鸟亦欣然”以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表现出万物共乐的氛围,末句“一路风光笑语随”总结了全诗,强调了整个行程中的美好与快乐。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诗人以春日山行为背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心旷神怡的意境,诗中“野花啼鸟亦欣然”一句尤为传神,通过拟人手法,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也赋予了自然界以生命力和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体现了皎然诗歌清丽闲淡的风格。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代拟之作,但若将其置于唐代诗僧皎然的创作背景下考虑,可以想象为诗人春日里的一次山行经历,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文人墨客常借山水抒发情怀,皎然作为一位诗僧,更是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诗人或许在一次春日山行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归来后心情愉悦,遂写下此诗以记之,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文人士大夫追求心灵自由、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