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夏日
唐·李涉
松风涧水声愈喧,
暂借藤床与瓦枕。
莫教辜负竹风凉,
梦回明月生东轩。
作者简介
李涉,唐代诗人,约生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卒于唐昭宗天祐年间(904-907),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年曾客居梁园(今河南商丘),后游历四方,晚年隐居庐山香炉峰下,李涉的诗以清新自然见长,多写山水田园之景,抒发闲适淡泊之情。
译文
松林间的风声与山涧的水声交织在一起,愈发显得喧闹,我暂且借来藤制的床榻与瓦制的枕头,在这山间小憩,千万不要让这清凉的竹风白白浪费,让我在梦中也能感受到它带来的惬意,直到明月从东边的窗轩升起。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山居时的悠闲生活,前两句通过“松风涧水声愈喧”营造出一种自然界的喧嚣氛围,而“暂借藤床与瓦枕”则透露出诗人随遇而安、享受自然的心境,后两句“莫教辜负竹风凉,梦回明月生东轩”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惜与享受,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夏日山居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松风、涧水、藤床、瓦枕、竹风、明月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意境,诗中“暂借”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物的珍惜与感激,也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不计较物质条件的豁达心态,而“莫教辜负”则强调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把握,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涉晚年隐居庐山期间,在历经仕途坎坷、人生起伏之后,李涉选择了归隐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闲适生活,在这段时期,他深入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宁静美好,从而创作出了一系列以山水田园为题材的诗歌,这首《山居夏日》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它真实地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悠闲与自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无限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