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夏日山中避暑
唐·韦应物
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
时逢道人劝,遂得鸡苏饮。
童子能煎罂粟汤,浊酒且自斟。
日色自西东,何暇忧寒暑。
逍遥池馆上,沐浴天恩里。
巧啭岂能无,闲吟岂徒尔。
即此是生涯,甚勿多嗟悔。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个人情感,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懒得去听从算命先生的决断,也不好意思去拜访占卜的季主,恰好遇到道人劝饮,于是得以品尝到鸡苏水,童子还会煎制罂粟汤,浊酒也自己斟酌着喝,太阳从东到西,哪有时间去忧虑寒暑的变化,在池馆上逍遥自在,沐浴在天恩之中,鸟儿的巧啭怎能没有,闲时的吟诵又岂是徒劳,这就是我的生活,不要多去叹息和后悔。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山中避暑的悠闲生活,他拒绝了算命和占卜,选择了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道人劝饮的鸡苏水和童子煎制的罂粟汤,成为他生活中的小乐趣,诗人享受着自然的恩赐,无忧无虑,逍遥自在,表达了对这种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喜爱。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韦应物在夏日山中避暑的悠闲心境,诗中“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罂粟汤”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道人、童子之间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诗人通过对比“时逢道人劝”与“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体现了韦应物山水田园诗的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担任地方刺史期间,在繁忙的政务之余,韦应物常常寻求山水田园的宁静与闲适,以排解内心的压力,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通过描绘与道人、童子之间的生活场景,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珍惜,同时也寄托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