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似后堂冰玉洁,游蜂非意不相干。全诗是什么?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玉女峰

宋·张孝祥

三峰削出青芙蓉,何似后堂冰玉洁。

游蜂非意不相干,落花流水自依然。

云开日出千峰秀,雨过风清万象新。

欲问仙源何处是,桃花笑指武陵春。

作者及朝代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以秘书省正字兼权中书舍人,后因事被劾罢,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任建康留守,升知抚州,历知平江府、静江府、潭州、荆南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等职,乾道五年(1169年),因病逝世于芜湖,年仅三十八岁,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南渡后渐趋悲壮豪放,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传世。

译文

三座山峰如同削出的青色芙蓉,哪里比得上后堂那冰冷而纯洁的玉石呢?游蜂并非有意不去打扰,落花流水依旧保持着它们自然的姿态,云开日出时,千峰秀丽如画;雨过风清后,万物焕然一新,想要询问仙境的所在,桃花微笑着指向那武陵的春色。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玉女峰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首联以“三峰削出青芙蓉”形容山峰的陡峭和秀美,接着用“何似后堂冰玉洁”比喻山峰的纯洁无瑕,颔联“游蜂非意不相干,落花流水自依然”表达了自然景物的自在与和谐,颈联“云开日出千峰秀,雨过风清万象新”则描绘了天气变化带来的景色变化,寓意着自然的生生不息和更新,尾联以“欲问仙源何处是,桃花笑指武陵春”作结,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玉女峰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美景的壮丽与和谐,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山峰、游蜂、落花、流水等自然景物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诗人还通过天气变化带来的景色变化,寓意着自然的生生不息和更新,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尾联则以桃花笑指武陵春作结,既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张孝祥在南宋时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变故,但始终保持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览玉女峰时所作,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张孝祥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特风格和才华。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的标题为“玉女峰”,但“何似后堂冰玉洁,游蜂非意不相干”这两句并非全诗的核心或主旨句,而是作为描绘玉女峰美景的一部分出现,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玉女峰的壮丽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