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学道

唐·白居易

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

心似莲花不染尘,志如秋月映寒江。

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愿心安是吾乡。

世事浮云多变幻,道心坚定自无恙。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风光等多个领域,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我一生学习道法的真实心意,怎会随着穷困或显达而存亡呢?我的心像莲花一样纯洁无瑕,不染尘埃;我的志向如同秋月映照在寒冷的江面上,明亮而坚定,我不追求在诸侯之间扬名立万,只愿内心安宁就是我的归宿,世间的纷扰如同浮云般多变,但只要我坚守道心,自然能够安然无恙。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道法的坚定信仰和追求,以及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安宁的人生态度,诗中“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一句,强调了诗人对道法的执着追求,不因外界环境的变迁而改变,而“心似莲花不染尘,志如秋月映寒江”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纯洁与志向的高远。

赏析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白居易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文学才华,诗中通过对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将诗人对道法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这种追求内心安宁、坚守信仰的精神,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追求有关,白居易一生历经坎坷,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不为世俗所动,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精神追求的体现,唐代社会风气开放,文化繁荣,为白居易等诗人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白居易得以创作出这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智慧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