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少年
唐·杜甫
江边父老能说子,白须红颊如君长。
莫道人家空睡卧,一闻鼙鼓意飞扬。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江边的父老乡亲们都能讲述你的事迹,
你白须红颊的模样就像那德高望重的长者。
别以为人家只是白白地睡觉休息,
一旦听到战鼓的声音,他们的意志就会激昂飞扬。
释义
这首诗是杜甫对一位少年的赞美,首句“江边父老能说子”描述了少年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连江边的父老乡亲都能讲述他的事迹,次句“白须红颊如君长”则通过描绘少年的外貌特征,暗示他虽年轻却已有长者之风,受人尊敬,后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少年的精神风貌,即使平时看似闲适,但一旦国家有难,他便会立刻振奋精神,为国效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少年英雄的形象,前两句通过江边父老的讲述和少年的外貌特征,展现了他在当地的威望和受人尊敬的程度,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少年在关键时刻的英勇和激昂,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赞美了少年的英勇精神,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寄托。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杜甫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有关,在唐代中期,社会动荡不安,边疆战事频发,国家需要更多像这位少年一样英勇无畏、有担当的人才来保卫家园,杜甫通过这首诗,既赞美了少年的英勇精神,也寄托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寄托,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甫对青年一代的关注和期望,他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