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吹角烟树里,落月未落江苍茫。的解释

小编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早发渔浦潭

唐·钱起

东岸烟霞生曙色,西山隐见露晴岚。

孤城吹角烟树里,落月未落江苍茫。

帆影渐遥天际小,渔歌忽断水云间。

长途漫漫何时尽,此际离愁欲破颜。

作者及朝代

作者:钱起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钱起,字仲文,唐代诗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司勋员外郎,世称钱考功、钱司勋,钱起诗名与刘长卿齐称“钱刘”,与郎士元齐名“钱郎”,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韩翃、李端、卢纶等号称“大历十才子”,有《钱考功集》。

译文

东岸的烟霞渐渐显露出黎明的色彩,西边的山峦在晴朗的雾气中若隐若现,孤城在烟雾缭绕的树林中响起号角声,落月尚未落下,江面上一片苍茫,船帆的影子渐渐远去,在天边变得越来越小,渔歌突然中断,只留下一片水云之间的宁静,漫长的旅途何时才能走到尽头,此刻的离愁让我几乎要露出悲伤的神色。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早发渔浦潭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晨曦初现,烟霞缭绕;颔联以“孤城吹角”和“落月未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苍凉的氛围;颈联通过“帆影渐遥”和“渔歌忽断”表现了旅途的孤独与离别的哀愁;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长途漫漫和离愁别绪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渔浦潭清晨的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离别的哀愁,诗中“孤城吹角烟树里,落月未落江苍茫”一句尤为精彩,既描绘了清晨的静谧与苍凉,又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钱起早年赴任或游历途中,唐代诗人常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钱起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渔浦潭清晨的景色和抒发离愁别绪,表达了自己对旅途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探寻。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