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自爱吟淮月,怀祖无劳听角声。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淮月吟

唐·杜牧

乐天自爱吟淮月,怀祖无劳听角声。

夜静水寒鱼不动,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历史上杜牧并未留下直接以“乐天自爱吟淮月,怀祖无劳听角声”为句的诗篇,但杜牧以诗才著称,且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对历史的感慨,故以此风格虚构此诗。)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生于晚唐时期,出身名门望族,自幼聪颖好学,文采飞扬,他的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内容多抒发个人抱负不展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杜牧的散文也颇有成就,尤其是他的政论文,针砭时弊,见解独到。

译文

我(自比为乐天,即白居易,此处借指诗人自己)偏爱在这淮水之畔吟咏明月,怀念先祖之时,无需再去聆听那战场上的号角之声,夜深人静,水面泛起寒意,鱼儿似乎也静止不动,而我满载着清梦,仿佛连那璀璨的星河都被压得低沉。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历史的淡然态度,首句“乐天自爱吟淮月”借白居易之名(白居易字乐天),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尤其是月夜的喜爱与沉醉;次句“怀祖无劳听角声”则暗示了对先祖功绩的缅怀,同时表明自己不愿再被战争的喧嚣所扰,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后两句通过描绘夜静水寒、鱼不动、梦满船的意境,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脱世俗、物我两忘的境界。

赏析

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以“吟淮月”为乐,展现了其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而“无劳听角声”则透露出对战争与纷争的厌倦,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全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既表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背景下士人的一种普遍心态。

创作背景

(基于虚构设定)此诗或可设想为杜牧在一次游历淮河流域时,面对宁静的月夜,心中涌起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他或许在思考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渴望在乱世中寻得一片心灵的净土,通过这首诗,杜牧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其作为一位文人墨客的高洁情操与深邃思想。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