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莫寻王粲宅,梦中来往本何曾。出自哪首诗?

小编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张籍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峡水秋来添几尺,

洞庭波上欲连天。

他日莫寻王粲宅,

梦中来往本何曾。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籍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籍,字文昌,唐代著名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贞元十五年(799年)进士,历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秘书郎、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仕终国子司业,故世称张司业、张水部,张籍为韩愈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有《张司业集》。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我怀揣着高雅的意趣和凌云之才,醉意中折取奇花,用五色笺写下诗篇,秋天到来,峡水上涨了几尺,洞庭湖上波涛汹涌,仿佛要连接到天边,将来请不要去寻找王粲的旧宅,因为我在梦中也未曾真正到过那里。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湘水流域的生活和创作状态,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通过“他日莫寻王粲宅,梦中来往本何曾”一句,透露出诗人对过往文人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的模糊认识。

赏析

这首诗以湘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学的热爱,首联和颔联写诗人身处湘水之间,年复一年地行吟创作,用凌云之笔和五色笺写下诗篇,表现出诗人的才情和执着,颈联通过描写峡水秋涨和洞庭波涛,进一步渲染了湘水的壮丽景色,尾联则通过“他日莫寻王粲宅,梦中来往本何曾”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文人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的模糊认识,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张籍在唐代中期是一位重要的诗人,他的诗歌以乐府诗和五言古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意味,这首诗《湘水吟》可能是张籍在游历湘水流域时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自然和文学的热爱,以及对过往文人生活的淡然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中期文人墨客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