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卿恐是归来鹤,次律宁非过去僧。全诗是什么?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山归感

宋·陆游

水落溪痕出石棱,

日斜林影转茅棚。

佐卿恐是归来鹤,

次律宁非过去僧。

老境渐侵欢意尽,

病躯长伴古人灯。

何时得遂归田计,

月满松风径自横。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溪水干涸后,石头上的水痕显露出来,夕阳西下,树林的影子投射在简陋的茅棚上,佐卿你或许就是那归来的仙鹤,次律你难道不就是那曾经出家的僧人?年岁渐长,欢愉之情已渐渐消逝,病弱的身躯常常陪伴着昏黄的灯火,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在月光下,松树间的小径自然横卧,静候我的归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山归来后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引出对友人及自身境遇的感慨,首联写溪水干涸、日影西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颔联以“归来鹤”与“过去僧”比喻友人,表达了对友人身份或心境变化的猜测;颈联转而写自己年老多病,欢意已尽,与古人灯为伴的孤独生活;尾联则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深邃的意境,首联的景物描写,既是对游山归来的直接描绘,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颔联的比喻,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也透露出对人生境遇变化的深刻洞察,颈联的自我写照,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年老多病的无奈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尾联的归隐之愿,则是对全诗情感的升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年老多病之时所作,在游山归来后,面对自然景物的变化,诗人不禁感慨万千,既有对友人境遇变化的猜测,也有对自己年老多病、欢意已尽的无奈,更有对归隐田园、远离尘嚣的渴望,这首诗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人生境遇深刻反思的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