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行婆家初闭户,翟夫子舍尚留关。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夜归

唐·韦应物

林行婆家初闭户,

翟夫子舍尚留关。

独吟霜月伴归路,

行过东桥一径寒。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歌常蕴含着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高洁情怀。

译文

林行婆的家刚刚关上门扉,

翟夫子的居所还亮着灯火未眠。

我独自吟诵着清冷的霜月,陪伴着归家的路途,

走过东桥,一路都是寒冷的小径。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归家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林行婆家初闭户”点明了时间已晚,农家已安息;次句“翟夫子舍尚留关”则暗示友人或邻居尚未就寝,或许还在挑灯夜读或工作,与诗人形成对比,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某种孤寂感,后两句“独吟霜月伴归路,行过东桥一径寒”则直接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月光下吟咏,踏着寒霜覆盖的小路,穿过东桥,归家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寒意的夜晚归家图,诗人通过“林行婆家”与“翟夫子舍”的对比,既展现了乡村夜晚的宁静,又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微妙情感,后两句中,“独吟霜月”与“一径寒”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清冷,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清冷,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含蓄,体现了韦应物诗歌特有的清新自然与淡泊宁静之美。

创作背景

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晚年多任地方官,生活相对安定,但也常感孤独与寂寞,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担任某地刺史期间,某个夜晚归家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对夜晚归家情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孤独心境的深刻体悟,在那个清冷而宁静的夜晚,诗人以诗为伴,以月为友,独自踏上归途,心中既有对家的渴望,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淡淡哀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