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登楼
唐·韦庄
谯门对耸压危坡,览胜无如此得多。
云树苍苍烟霭霭,江山如画景如梭。
楼头日暮斜阳尽,陌上花深绿草多。
无限风光在远目,何须惆怅怨蹉跎。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在词作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十国的纷争,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译文
谯楼高耸,对峙着陡峭的山坡,登高望远,没有比这里能看到的景色更多了,云雾缭绕中的树木郁郁葱葱,江山如画,美景如梭般掠过眼前,楼头日暮,斜阳西下,田野上花儿盛开,绿草如茵,无限的风光尽在远方,何必为时光的流逝而惆怅叹息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所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时光的豁达态度,首联点明登楼地点和所见景象的壮观,颔联进一步描绘景色之美,颈联转而写日暮时分的田野风光,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光的感悟和豁达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登高远望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时光的深刻思考,诗中“谯门对耸压危坡”一句,既写出了登楼地点的险峻,又暗示了诗人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而“览胜无如此得多”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所见景色的赞叹和满足,颔联和颈联的景物描写,更是将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尾联则以豁达的人生态度收束全诗,使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身处乱世之中,对时局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坎坷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这首诗中,我们并没有看到诗人对时局的直接控诉或对个人命运的悲叹,相反,他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通过描绘自然美景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豁达情怀,这既体现了韦庄作为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敏锐洞察力,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