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身闲食饱力不胜,岂知田家秋与春。
偶命樽酒时献酬,终岁饱暖常无忧。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农空穀无米,采薪拾穗充朝食。
朱门巧夕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
男声欣欣女手抚,秋灯照壁人初睡。
长松百尺不自觉,企而羡者蓬与蒿。
(注:“长松百尺不自觉,企而羡者蓬与蒿”并非韦应物《观田家》原诗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并构造了一个情境,原诗中并无此句,以下分析基于构造后的情境进行。)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淡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针对构造后的情境)
微雨过后,万物更新,一声春雷宣告了惊蛰的到来,田家的人们从此忙碌起来,耕种不息,丁壮们都在田野里劳作,场院和菜园也被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们归来时天色已晚,在西涧边饮水喂牛,虽然饥饿劳累,但他们并不觉得辛苦,反而因为雨水的滋润而欢喜,然而仓库里并没有多少存粮,徭役却还未停止,我身为不耕田的人却享受着俸禄,心中感到惭愧,看着那些长松高达百尺却毫不自知,而那些矮小的蓬草和蒿草却仰望着它们,心中充满了羡慕。
释义
这句诗“长松百尺不自觉,企而羡者蓬与蒿”寓意深刻,长松高大挺拔,却并未意识到自己的高大;而那些矮小的蓬草和蒿草却因为自己的矮小而羡慕长松,这反映了人们对于自身处境的盲目以及对于他人的盲目羡慕。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长松与蓬蒿的不同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长松虽然高大,但并未因此而自满;蓬蒿虽然矮小,却因此而羡慕长松,这启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必盲目羡慕他人,而应该珍惜自己的独特之处,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于人性的深刻剖析。
创作背景
(基于构造后的情境进行推测)
韦应物在闲居期间,深入观察了田园生活和农民的艰辛,他看到了农民在耕种、收获、缴纳赋税等方面的辛勤付出和无奈处境,深感同情和愧疚,他创作了这首诗来反映农民的生活状况和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在这首诗中,“长松百尺不自觉,企而羡者蓬与蒿”这句诗可能是诗人对于人性中盲目羡慕他人和忽视自身价值的批判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