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秋毫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秋风瑟瑟叶初凋,超然已了一大事。
持冠而去真秋毫,不向人间争细故。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李中的作品在当时颇受好评,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但因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故具体成就和影响力难以全面评估。
译文
秋风萧瑟,树叶开始凋零,我已经超然物外,完成了人生中的一大要事,我手持帽子,洒脱地离去,就像秋天里微不足道的毫毛一样,不再与人间那些琐碎的小事相争。
释义
秋风瑟瑟叶初凋:形容秋天的景象,秋风吹过,树叶开始凋落。
超然已了一大事:指诗人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纷扰,完成了自己认为重要的人生使命或追求。
持冠而去真秋毫:手持帽子离去,形容诗人的洒脱与不羁,如同秋天里微不足道的毫毛,不惹尘埃。
不向人间争细故:不再与人间那些琐碎的小事相争,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描绘秋风、落叶等自然景象,烘托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以“超然已了一大事”来表达自己已经完成了人生中的重要使命或追求,这种超然的态度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持冠而去真秋毫”一句,则通过形象的比喻,将诗人的洒脱与不羁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李中作为一位晚唐至五代初期的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他可能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感到失望,从而选择了隐逸的生活方式,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描绘秋景和表达个人心境的方式,来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晚期士人阶层中普遍存在的隐逸思想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