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哉仲氏早拂衣,占断此山长洗耳。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许浑

贤哉仲氏早拂衣,占断此山长洗耳。

松桂影中长独宿,蕙兰香里自忘机。

朝云暮雨石苔腻,春鸟秋猿林径微。

莫道空门无胜境,此中清净胜尘飞。

作者简介

许浑,唐代诗人,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田园、山水为主,诗风端丽,时号“许浑千首诗”,传世作品亦有两集传世:《丁卯集》、《许浑集》。

译文

贤能的仲氏啊,你早早地就辞去了官职,归隐在这座山中,常常以清泉洗耳,远离尘嚣,你独自在松桂的树影中长夜安眠,沉浸在蕙兰的香气中,忘却了世俗的机巧与纷争,朝云暮雨使得山石上的苔藓愈发油腻,春鸟秋猿的叫声在林间小径中回荡,显得那么幽静而深远,不要说佛门之中没有美丽的景致,这里的清净安宁远胜过尘世的纷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仲氏归隐山林后的生活状态,通过对其居住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心灵清净的高洁情操,诗中“拂衣”表示辞官归隐,“洗耳”则典故出自许由,象征不愿听闻世俗之事,保持内心的纯净。

赏析

许浑的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居图景,首联直接点出仲氏的贤能与归隐之志,奠定了全诗的主题基调,颔联通过“松桂影”、“蕙兰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表现了仲氏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颈联以“朝云暮雨”、“春鸟秋猿”等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和谐,尾联则以对比的手法,强调了山居生活的清净与尘世纷扰的对比,突出了仲氏归隐的高洁与明智。

创作背景

许浑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现实,许浑内心充满了无奈与失望,于是他选择了归隐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首诗正是他在归隐生活中,对仲氏(可能是他的友人或自己理想中的归隐者形象)归隐生活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通过这首诗,许浑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晚唐诗人的独特情怀与人生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