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如马亦如班,笑履壶头出玉关。的解释

春秋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出玉关

唐·汪遵

若人如马亦如班,笑履壶头出玉关。

万里风沙吹战骨,一身戎甲卧松间。

作者简介

汪遵,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全之,一字有道,宣州泾县(今属安徽)人,初为小吏,后折节读书,隐居山林,曾应进士举,不第,著有《汪遵集》一卷。《全唐诗》编录其诗一卷,他的诗大多借古讽今,抒发怀抱,如《咏史诗》等,较有思想意义。

译文

如果人像马一样强健,像班超一样勇敢,那么就可以笑着踏上壶头山,穿越玉门关,远赴边疆,在万里风沙中,战士们的遗骨被吹散,而英雄则身着戎甲,长眠于松树之间。

释义

这首诗以“若人如马亦如班”开篇,用比喻的手法赞美了英勇无畏的战士,他们不仅拥有强健的体魄,还具备班超那样的勇气和决心。“笑履壶头出玉关”一句,描绘了战士们乐观无畏、勇往直前的形象,后两句则通过“万里风沙吹战骨,一身戎甲卧松间”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们的悲壮结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英勇战士的赞美和哀悼,首句通过比喻,将人与马、班超相提并论,突出了战士们的英勇和决心,次句则通过“笑履壶头出玉关”的描写,展现了战士们乐观无畏的精神风貌,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们的悲壮命运,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汪遵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发的时代,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英勇战士的赞美和哀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苦难,他通过借古讽今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怀抱和感慨,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还展现了汪遵作为唐代诗人的卓越才华和文学造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