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附加句:
忆往昔,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注:附加句并非原诗内容,但为符合题目要求,特此加入,以展现关键词的情境。)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译文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年轻一次呢?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附加句译文):回忆过去,那美丽的佳人还在吟唱着醉翁欧阳修的词句,四十三年的光阴就像闪电一样迅速消逝。
释义
这首词描写了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词人即景抒怀,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和对青春年华的珍惜,附加句则通过“佳人犹唱醉翁词”展现了文化的传承与时间的流转,而“四十三年如电抹”则强烈地表达了时间流逝之快,人生短暂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词以写景为主,景中有情,情由景生,情景交融,词的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想,启人心智,全词即景抒怀,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怀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附加句则通过关键词的串联,将词人的情感推向了更深的层次,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作,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七日,苏轼在蕲水清泉寺游玩时,面对兰溪一派蓬勃景象,心中却是对人生路途的思考,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写下了这首词,而附加句中的“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则可能是词人在回忆自己与欧阳修等前辈的交往,以及自己多年来的宦海浮沉,感叹时光飞逝,人生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