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的解释

梦梦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唐·李商隐

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向人间争宠辱,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月光如水,穿楼过水,处处明亮;月光藏人映树,远远看去带着清冷,月亮初生时似乎有所缺失,让人心生惆怅,其实月亮未必圆满时就有深情,大厦如果倾倒,需要梁栋来支撑,万牛回首,那山丘般沉重的责任谁来承担?月亮不向人间争宠争辱,它既不是完整的圆环,也不是断裂的玉玦,其中却藏着迷离可爱的玉兔。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亮的种种形态和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环非环,玦非玦”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月亮既非圆满无缺的圆环,也非断裂的玉玦,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态和魅力,而“中有迷离玉兔儿”则增添了月亮的神秘和可爱。

赏析

这首诗以月亮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月亮的多种形态和变化,诗人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将月亮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感慨,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月亮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以及不向世俗低头的高洁品质。

“环非环,玦非玦”一句,是诗中的点睛之笔,它巧妙地避开了对月亮形态的简单描述,而是用一种模糊而富有象征意义的方式来表达月亮的独特之处,这种表达方式既增加了诗歌的韵味和深度,也引发了读者对月亮和人生的无限遐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月亮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理解,他通过描绘月亮的种种形态和变化,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不向世俗低头、坚守自己信仰的高洁品质,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