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韦应物
门巷萧条长绿苔,故人容鬓各相衰。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无事会须成好饮,思归时欲赋登楼。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世称“韦苏州”,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韦应物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早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中年以后仕途不顺,多次遭贬,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影响,追求淡泊宁静的生活情趣,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寄托自己的情感与理想,韦应物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译文
门前巷陌长满了青苔,显得萧条冷清,老朋友们的容颜和鬓发都已衰老,我想拿着一瓢酒,去远方慰藉那些在风雨中度过夜晚的朋友,空山落叶满地,哪里还能找到他们的行迹呢?没有事情的时候,我会好好喝酒,思念家乡时,就想登上高楼赋诗一首。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状态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联写门巷萧条,故人衰老,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颔联表达了诗人想要远慰风雨中的友人,却难以找到他们的踪迹,颈联以落叶满山,行迹难寻,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思念,尾联则点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无事时饮酒自乐,思归时赋诗登楼,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内心世界,诗中“门巷萧条长绿苔”一句,以绿苔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冷清,为全诗奠定了基调,而“无事会须成好饮,思归时欲赋登楼”则体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豁达与超脱,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他身处异乡,远离亲友,面对仕途的挫折和生活的艰辛,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思念,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应物通过描绘闲居生活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