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为毛遂囊中颖,未许朱云地下游。出自哪首诗?

小星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自勉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羞为毛遂囊中颖,未许朱云地下游。

壮志未酬身先老,长吁短叹泪双流。

书空咄咄知何意,击筑悲歌动九州。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著名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曾留学日本,后历任驻日、英、美等国使馆参赞、总领事等职,亲身经历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重大历史事件,黄遵宪的诗作风格独特,内容广泛,反映了晚清社会的方方面面,被誉为“诗界革命”的巨擘。

译文

我羞于像毛遂那样只是囊中之物,未敢自比朱云那样有地下之游的豪情,壮志未酬而人已先老,只能长吁短叹,泪水双流,我在空中书写“咄咄怪事”,不知是何用意,击筑悲歌之声震动九州,将来若有一天能实现凌云之志,我定要笑那黄巢不够大丈夫。

释义

羞为毛遂囊中颖:毛遂自荐于平原君,愿随平原君出使楚国,初时未被重视,后自陈“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此句意为作者自谦,不敢像毛遂那样轻易自荐。

未许朱云地下游:朱云曾上书请斩安昌侯张禹,汉成帝大怒,欲斩朱云,朱云攀折殿槛,大呼“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此句意为作者不敢像朱云那样有敢于直言进谏、不惜牺牲生命的勇气。

赏析

这首诗是黄遵宪自勉之作,表达了他对壮志未酬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首联以毛遂、朱云为比,自谦不敢轻易自荐,也不敢像朱云那样直言进谏,颔联则直接抒发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颈联通过“书空咄咄”和“击筑悲歌”两个典故,进一步渲染了作者的悲愤和无奈,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许,即使面对黄巢这样的历史人物,也要敢于笑其不够大丈夫,展现了作者不屈不挠的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遵宪晚年时期,此时他历经宦海浮沉,目睹国家危亡,心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也深感自己虽有壮志,但未能得到充分施展,因此写下这首诗以自勉,通过这首诗,黄遵宪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信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