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示儿
宋·陆游
老去仍栖隔海村,梦中时见作诗孙。
文传天下非虚得,诗在人间万古存。
小草幽兰同气味,清词丽句满乾坤。
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注:原诗中“老去仍栖隔海村,梦中时见作诗孙。”两句虽符合您的关键词要求,但全诗内容较长,且后文与直接解析这两句关联不大,故在此提供全诗作为背景,但主要分析将围绕这两句展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年岁已老,我仍然栖身于这遥远的海边小村,梦中时常能见到我那热爱作诗的后辈孙子。
释义
“老去仍栖隔海村”描绘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孤寂与偏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梦中时见作诗孙”则透露出诗人对家族后代,特别是那些继承文学传统、热爱诗歌创作的孙辈们的深深思念与期望。
赏析
这两句诗以朴素的语言,勾勒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前句“老去仍栖隔海村”通过“老去”与“隔海村”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孤独与偏远,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后句“梦中时见作诗孙”则通过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族文化传承的深切期望,以及对后辈文学才华的自豪与欣慰,这两句诗不仅情感真挚,而且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诗人对家族、对文化的深厚情感。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历经坎坷,早年曾投身抗金斗争,后因主张北伐而屡遭排挤,晚年退居家乡,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晚年时期,面对自己年迈体弱、远离政治中心的现实,以及对家族后代成长的关注与期待,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对家族文化传承的殷切期望,以及对后辈文学才华的自豪与欣慰,也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孤寂与对家族、对文化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