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松楠深复深,满山风雨作龙吟。的解释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江上松楠深复深,满山风雨作龙吟。

岩扉不掩自多静,幽径无人草自春。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浪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曾因冲撞京兆尹,被贬为长江县主簿,贾岛的诗歌创作受到韩愈的影响,风格清峭瘦硬,力求字字珠玑,以苦吟著称,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贾岛被任命为普州司仓参军,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四月十一日,在普州去世。

译文

江边的松树和楠树长得又深又密,满山的风雨声仿佛是在吟唱龙吟般的曲调,岩洞的门扉没有遮掩,自然显得非常宁静,幽静的小路上没有人行走,野草也自在地迎来了春天。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宁静景象,首句“江上松楠深复深”以松树和楠树的茂密,暗示了山林的幽深和静谧;次句“满山风雨作龙吟”则通过风雨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神秘和壮丽,后两句“岩扉不掩自多静,幽径无人草自春”则通过岩扉的未掩和幽径的无人,强调了山中的自然和自在,以及生命的顽强和生机。

赏析

这首诗是贾岛山居生活的写照,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山中的宁静、神秘和壮丽,诗人以“江上松楠深复深”开篇,既描绘了山林的茂密,又暗示了山中的幽深和静谧,接着以“满山风雨作龙吟”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神秘和壮丽,风雨的声音仿佛是在吟唱龙吟般的曲调,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后两句则通过岩扉的未掩和幽径的无人,强调了山中的自然和自在,以及生命的顽强和生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山居情怀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山居期间创作的,贾岛一生曾几度做僧,几度还俗,他参禅访友,游历四方,曾到过长江一带,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象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体现了他的山居情怀和人生哲理。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