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上党行
唐·李贺
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
紫陌千条转朱阁,青林万树绕山村。
汉家天子今无在,荒冢磷磷入暮云。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描绘幽奇冷峭的意境,语言瑰丽奇特,情感深沉激越,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飞狐关和上党郡如同天下的脊梁,太阳还未完全落下,这里已先迎来了黄昏,紫色的道路千条万条环绕着红色的楼阁,青翠的树林万棵万棵围绕着山村,汉家的天子如今已不复存在,荒凉的坟墓在暮色中闪烁着磷火,与云彩交织在一起。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上党地区(今山西长治一带)的壮丽景色与沧桑历史,首句“飞狐上党天下脊”突出了上党地区的险要地势,飞狐关和上党郡都是军事要地,地理位置重要,次句“半掩落日先黄昏”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上党地区日落时分的独特景象,后两句则通过“紫陌千条”、“青林万树”的描绘,以及“汉家天子今无在,荒冢磷磷入暮云”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上党地区的壮丽与沧桑,李贺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使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富有深意,诗中“紫陌千条”、“青林万树”的描绘,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汉家天子今无在,荒冢磷磷入暮云”的感慨,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哀愁,使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贺游历上党地区时,李贺一生游历广泛,对各地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感悟,上党地区作为古代军事要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引起了李贺的浓厚兴趣,在游历过程中,李贺被上党地区的壮丽景色和沧桑历史所触动,于是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李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