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子东周负郭田,须知力穑是家传。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耕田

东周季子有遗田,负郭而居岁屡丰。

须知力穑是家传,不羡人间万户侯。

作者:李颀(唐代)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年\~756年),他擅长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诗风雄浑奔放,语言质朴自然,尤其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以及抒发个人抱负和人生感慨,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东周的季子留下了一片田地,靠着外城而居,年年丰收。

要知道辛勤耕作是家传的美德,不羡慕人间的万户侯爵位。

释义

“季子东周负郭田”指的是东周时期的季子所拥有的靠近外城的田地。“须知力穑是家传”则强调了辛勤耕作是家中的传统和美德。“不羡人间万户侯”表达了诗人不羡慕权贵,安于农耕生活的淡泊之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权贵的淡泊,首句“东周季子有遗田”点明了田地的来源和历史背景,为全诗奠定了古朴的基调,次句“负郭而居岁屡丰”则描绘了诗人靠田而居、年年丰收的安逸生活,第三句“须知力穑是家传”强调了辛勤耕作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对农耕传统的尊重和传承,末句“不羡人间万户侯”则直接表达了诗人不慕名利、安于淡泊的高尚情操。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满足,又表达了他对权贵的淡泊和超脱,这种淡泊名利、安于平淡的生活态度,在唐代诗坛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体现了唐代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生活环境有关,李颀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相对稳定但政治腐败日益严重的时期,诗人可能亲身经历了权贵的压迫和剥削,对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有了深刻的认识,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权贵的淡泊,以此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农耕生活的向往和对权贵的反感情绪。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