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项斯
三径萦回草树蒙,忽惊初日上千峰。
云开林壑千岩秀,雾散溪山万壑通。
野老村居无俗客,樵夫路遇有谈翁。
此行不为求仙药,惟愿闲游山水中。
作者简介
项斯,字子迁,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大约生活在公元9世纪,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项斯虽在仕途上并不显赫,但在文学上却有着较高的成就,其作品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译文
曲折的小径被茂密的草木环绕,突然间初升的太阳照亮了无数山峰,云雾散去,林壑间展现出千岩竞秀的壮丽景色,溪流与山壑在雾散后变得畅通无阻,村中的老翁居住在这里没有俗世的客人打扰,樵夫在路上遇到了可以交谈的智者,我这次出行并不是为了寻求仙药,只希望能悠闲地游历在这山水之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生活,首联“三径萦回草树蒙,忽惊初日上千峰”以曲折的小径和茂密的草木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随后用“忽惊初日上千峰”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初升的太阳和远处的山峰,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云雾散去后的壮丽景色和宁静的乡村生活,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的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三径萦回”、“草树蒙”、“初日上千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壮丽的氛围,诗人还通过描绘云雾散去后的林壑、溪流和山壑,以及村中的老翁和樵夫,进一步展现了山间的宁静和和谐,尾联“此行不为求仙药,惟愿闲游山水中”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追求,使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项斯在游历山水时所作,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墨客选择隐居山林,以寻求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寄托,项斯作为其中的一员,也曾在山间游历和隐居,这首诗正是他在游历过程中,被山间的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所吸引,有感而发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在乱世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