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荔枝
唐·杜牧
红纱帐里透芳香,碧玉盘中缀锦囊。
琼浆未饮先成醉,一双罗帕未分珍。
林下先尝愧逐臣,红尘一骑笑红尘。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
(注: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对原诗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虚构,因为历史上杜牧并没有写过完全符合题目关键词的这首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这首虚构的诗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俊逸、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七言绝句,杜牧的诗歌内容广泛,既有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也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是唐代文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译文
红纱帐中透出荔枝的芳香,碧玉盘中盛放着如同锦囊般的荔枝,琼浆玉液未饮人已先醉,一双罗帕还未分开,荔枝的珍贵就已显现,在林间先尝荔枝的我,感到愧对那些被贬谪的臣子,红尘中一骑快马,笑对世俗的纷扰,如果荔枝能说话,它定能倾倒全国,即使它无情,也足以动人。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荔枝的珍贵与美味,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诗人也借荔枝之口,抒发了对逐臣的同情和对世俗的嘲讽,诗中“一双罗帕未分珍”和“林下先尝愧逐臣”两句,既体现了荔枝的珍稀,又暗含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荔枝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荔枝的诱人之处,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将荔枝的色香味形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和人生哲理,使整首诗既有艺术美感,又富有思想深度。
“红纱帐里透芳香,碧玉盘中缀锦囊”两句,以红纱帐和碧玉盘为背景,烘托出荔枝的高贵与典雅;“琼浆未饮先成醉,一双罗帕未分珍”两句,则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荔枝的诱人香气和珍贵程度;“林下先尝愧逐臣,红尘一骑笑红尘”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逐臣的同情和对世俗的嘲讽;“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了荔枝的形象,将其比作能够倾倒全国的美女,即使它无情,也足以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杜牧在某个夏日,品尝到新鲜的荔枝后,有感而发创作的,荔枝作为南方特产,在唐代备受推崇,而杜牧作为一位热爱生活的诗人,对荔枝的美味和珍贵自然有着深刻的感受,在创作这首诗时,杜牧可能还联想到了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从而将这些情感融入到诗歌之中,形成了这首富有思想深度和艺术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