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胄,夜不脱鞍傍草行。
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轮台九月风夜吼,胡天八月即飞雪。
泥干路稳放君去,莫倚马蹄如踣铁。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作者及朝代
作者:岑参(约715年-77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之一,与高适并称“高岑”,他的诗作以描绘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为主,风格雄奇瑰丽,想象丰富,感情真挚,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岑参一生曾两度出塞,亲身经历了边疆的艰苦生活和战争的残酷,这些经历都深刻地反映在他的诗作中。
译文
(节选相关部分)
轮台九月的夜晚狂风怒吼,胡地的八月就已经大雪纷飞。
泥泞的道路已经晒干变得平稳,你可以放心地离去,不要仗着马蹄坚硬如铁就轻视路途的艰难。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边疆恶劣的自然环境,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叮嘱,泥泞的道路已经晒干,变得平稳,这是出行的有利条件,但诗人仍然提醒友人不要过于自信,因为边疆的路途仍然充满未知和危险。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边疆的自然环境和诗人的情感,诗人通过“泥干路稳”和“莫倚马蹄如踣铁”的对比,既表达了对友人出行的祝福,又暗含了对边疆路途艰难的提醒,这种既关心又担忧的情感,使得这两句诗充满了人情味和感染力,这两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体验,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真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岑参在轮台(今新疆轮台县)送别友人时所作,当时,岑参正在边疆任职,亲身经历了边疆的艰苦生活和战争的残酷,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友人出行的关切和叮嘱的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体验,以及他对友人的真挚情感,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边疆地区的战争和民族关系,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