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吴六月水如汤,老人心似双龙井。全诗是什么?

生辉1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三吴六月水如汤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三吴六月水如汤,老人心似双龙井。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六月的三吴之地,河水热得像开水一样滚烫,而老年人的心境却像那深邃清凉的双龙井,屋顶上的瓦片层层叠叠,仿佛火龙身上的鳞片,太阳高悬不动,人们热得汗流浃背,汗珠仿佛要融化一般。

释义

“三吴六月水如汤”描绘了六月江南地区(三吴,泛指吴地,包括吴郡、吴兴、会稽三郡)的炎热天气,河水都热得像开水。“老人心似双龙井”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老年人内心的宁静与清凉,不受外界炎热的影响,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的酷热,用“火龙”和“日车不动汗珠融”的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盛夏的炎热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三吴六月水如汤”开篇,直接点出时令与地点,同时用“水如汤”这一夸张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六月酷暑难耐的情景。“老人心似双龙井”一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老年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不受外界炎热的影响,寓意深远,后两句“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则进一步渲染了夏日的酷热,用“火龙”和“汗珠融”等生动的比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描绘了夏日的炎热,又表达了老年人内心的宁静与坚韧。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受排挤和打压,晚年退居家乡,过着闲居生活,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时期,面对炎炎夏日,有感而发,通过描绘夏日的酷热和老年人内心的宁静,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感悟,也反映了陆游在逆境中保持平和心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