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右三贤行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怳如一梦堕枕中,却见三贤起江右。
文章光焰照四海,道义根株连九有。
我生恨晚不及见,想见风流今古少。
何时得遂归田计,共醉庐陵酒一斗。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著《南唐书》,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译文
仿佛就像一场梦从枕头中醒来,却看见三位贤士在江右(今江西一带)崛起,他们的文章光芒四射照耀着四海,道义之根深植于九州大地,我遗憾地出生得太晚,未能亲眼见到他们,但可以想象他们的风采,这样的风流人物古今少有,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与你们一同在庐陵畅饮一斗美酒。
释义
“怳如一梦堕枕中”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亲眼见证三位贤士风采的遗憾,感觉像是从梦中醒来一般。“却见三贤起江右”则直接点出了三位贤士在江右地区的崛起。“文章光焰照四海”和“道义根株连九有”赞美了他们的文学成就和道德影响力。“我生恨晚不及见”表达了诗人的遗憾之情,“想见风流今古少”则进一步强调了三位贤士的非凡才华。“何时得遂归田计,共醉庐陵酒一斗”则表达了诗人对与三位贤士共饮畅谈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怳如一梦堕枕中”开篇,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怀古伤今的基调,诗人通过赞美三位贤士的文学成就和道德影响力,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人也表达了自己未能亲眼见证他们风采的遗憾,以及对归隐田园、与贤士共饮畅谈的向往,全诗语言平易晓畅,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深厚情怀和文学造诣。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奸臣当道,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对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深感忧虑,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上贤士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三位贤士可能指的是历史上在江西地区有杰出贡献的文人或政治家,他们的才华和品德成为了陆游心中的楷模和榜样,通过这首诗的创作,陆游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