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寻李道士
唐·韦庄
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
如今且说寻君处,水满花溪路欲迷。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仕于前蜀,曾任宰相,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动人,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想要前往钱塘江畔去探访圆泽禅师,却在葛洪川边等待深秋的来临。
如今暂且说说我要寻找你的地方,那里水满花溪,道路几乎让人迷失方向。
释义
欲向钱塘访圆泽:表达了诗人想要去钱塘江畔探访圆泽禅师的愿望,圆泽可能是一位有名的禅师,也可能是诗人心中的某种理想或追求的象征。
葛洪川畔待秋深:葛洪川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也可能象征着某种隐逸或修行的场所,诗人选择在这里等待深秋的来临,暗示着一种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
如今且说寻君处:现在暂且说说我要寻找你的地方。
水满花溪路欲迷:描绘了寻找过程中的景象,水满花溪,道路曲折迷离,既表现了寻找的艰难,也增添了诗意和美感。
赏析
这首诗以寻访友人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水满花溪路欲迷”一句,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寻找过程中的迷离与困惑,同时也寓含了人生旅途中的迷茫与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经历了社会的巨大变迁和个人的坎坷遭遇,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际所作,通过寻访友人的线索,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的“葛洪川畔待秋深”也可能暗含了诗人对道家或隐逸思想的认同和追求,在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