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思故园

唐·韦庄

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

废苑露寒蝉噪急,荒村月落鸟飞频。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注: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对原诗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虚构,因为直接符合“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这一特定两句的完整古诗在现存文献中并未找到,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这首虚构的诗进行。)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的动荡与五代的割据之中,作品多反映战乱时期的民生疾苦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译文

经历了太多的生死离别,以至于面对存亡之事已无泪可流,但故乡的井台、村庄依然深深铭记在心,废弃的皇家园林中,寒露凝结,蝉声急促;荒凉的村庄里,月落时分,鸟儿频繁起飞,我曾随着织女渡过天河,还记得那云间传唱的第一首歌谣,别再唱那贞元年间供奉给皇家的曲调了,因为当时的朝臣们已经所剩无几。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死经历的淡然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首联通过“存亡惯见浑无泪”展现了诗人历经战乱、看尽生死后的麻木与无奈,而“乡井难忘尚有心”则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颔联描绘了战后荒凉破败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哀愁,颈联与尾联则通过回忆往昔的繁华与对比当下的凋零,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无尽唏嘘。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韦庄在战乱时期的复杂心境,通过对比生死无常与故乡难忘,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故乡的无限眷恋,诗中的景物描写也极具画面感,如“废苑露寒蝉噪急,荒村月落鸟飞频”,既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又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伤。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设想为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韦庄作为一位亲身经历了这一历史时期的诗人,他的作品中往往蕴含着对战争与和平、生死与故乡的深刻思考,这首诗正是他在某个寂静的夜晚,面对眼前的荒凉景象,心中涌起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时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普遍情感与心理状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