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山园小梅二首·其二
宋·林逋
剪绡零碎点酥凝,此有香筵不可扃。
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淡月微云皆似梦,空山流水独知音。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注:您所提到的“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出自《山园小梅二首》的第二首。)
作者及朝代
作者: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北宋著名隐逸诗人、书法家,他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林逋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隐士,他的一生以诗酒自娱,不慕名利,以种梅养鹤为乐,其人格高洁,为后世所敬仰,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咏梅诗,被誉为“咏梅诗人之冠”。
译文
(针对“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两句)
初时惊讶于梅花(此处以鹤喻梅,形容其清瘦高雅)的清瘦之姿,几乎难以辨认,随即又感觉它如同云彩般飘散,无处寻觅其踪迹。
释义
这两句诗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梅花的独特风姿和超凡脱俗的气质,以“鹤瘦”喻梅之清癯高雅,以“云归”喻梅之飘忽难寻,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对其难以捉摸之美的感慨。
赏析
这两句诗是林逋咏梅诗中的佳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梅花超凡脱俗、高洁自守的品格,诗人以“鹤瘦”形容梅花的清癯之美,既突出了其形态上的特点,又赋予了其精神上的象征意义,而“云归无处寻”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飘忽不定和难以捉摸,增添了其神秘和迷人的色彩,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林逋一生酷爱梅花,他的山园里种满了梅花,每当梅花盛开时,他便会陶醉其中,吟诗作赋,这两首《山园小梅》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坚守,在北宋时期,社会风气浮躁,名利之争激烈,而林逋却选择了隐居山林,与梅为伴,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在当时无疑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