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横阁晴霞
唐·韦庄
浮空两竹横南阁,倒景扶桑射北窗。
绕砌紫苔初长后,隔帘红树欲斜阳。
闲披对坐书千卷,静看孤飞鸟数双。
此际最宜何处望,清泠台殿水云乡。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两竿翠竹凌空横在南阁之上,夕阳的余晖从东边的扶桑树投射过来,映照在北窗之上,台阶周围新长出的紫色苔藓,隔着帘幕可见红树在夕阳下更显娇艳,闲暇时随手翻阅着成千上万卷书籍,静静地观赏着天空中偶尔飞过的成双鸟儿,此时此刻,最适合向哪里眺望呢?是那清冷幽静的水云之乡的宫殿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所周围的自然景色和自己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宁静、清幽的环境氛围,以及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淡泊。
赏析
首联“浮空两竹横南阁,倒景扶桑射北窗”以竹和夕阳为意象,营造出一种高远而宁静的意境,颔联“绕砌紫苔初长后,隔帘红树欲斜阳”进一步描绘了居所周围的自然景色,紫苔和红树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显生机,颈联“闲披对坐书千卷,静看孤飞鸟数双”则转向诗人自身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其闲适自在、与书为伴的生活情趣,尾联“此际最宜何处望,清泠台殿水云乡”以问句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清幽之境的向往,又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韦庄晚年隐居时期,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十国的纷争,晚年选择隐居,过上了相对宁静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通过描绘居所周围的自然景色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和对清幽之境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