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去冗
唐·吕岩
君知六凿皆为赘,我有一言能决疣。
自解金花不须摘,长安酒价减千愁。
作者简介
吕岩,即吕洞宾,唐代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祖师爷级人物,民间传说中八仙之一,吕洞宾的形象很好,是一位风度翩翩的美男子,据说他游于江湖,经常身带宝剑,随性而为,惩恶扬善,除暴安良,因此被人们称为剑仙、酒仙、诗仙,吕洞宾的仙话传说,大约起于北宋,盛传于南宋、元、明、清各代。
译文
你知道六凿(指人的六种感官和欲望)都是多余的累赘,我有一句话能帮你解决这些烦恼,我自己懂得如何解脱金花的诱惑(比喻世俗的荣华富贵),不需要去刻意追求,这样一来,长安城中的酒价都仿佛因此减去了千般忧愁。
释义
“君知六凿皆为赘”中的“六凿”指的是人的六种感官和欲望,即眼、耳、鼻、舌、身、意,诗人认为这些都是累赘,是束缚人心的东西。“我有一言能决疣”表示诗人有解决这些烦恼的方法或智慧。“自解金花不须摘”中的“金花”比喻世俗的荣华富贵,诗人表示自己已经懂得如何解脱这些诱惑,不需要去刻意追求。“长安酒价减千愁”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表示诗人因为悟道,连长安城中的酒价都仿佛因此变得不再那么令人忧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吕洞宾对于人生烦恼和世俗诱惑的深刻洞察和超脱态度,他通过“六凿”这一形象的说法,指出了人的感官和欲望是束缚人心的累赘,而他自己则已经找到了解脱之道,即“一言能决疣”,这种解脱之道并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对世俗诱惑的深刻认识和超越,诗人在最后两句中,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悟道后的轻松和自在,连长安城中的酒价都仿佛因此变得不再那么令人忧愁,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满了道家的智慧和超脱。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道教中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教思想和哲理,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历江湖、传道授业的过程中,对人生烦恼和世俗诱惑的深刻感悟和超脱态度的体现,通过这首诗,吕洞宾向世人传达了道家的智慧和精神追求,鼓励人们超越世俗的束缚和诱惑,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道教文化的繁荣和发展。